截至24日24时,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定诊出的病例77658例,治愈27323例,死亡2663例,现有疑似病例2824例。
24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确定诊出的病例508例,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确定诊出的病例降至个位数,只有9例。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维护市场秩序,支持复工复产的情况,并答记者问。一起看——
对包括企业登记注册、食品生产许可以及检验测试机构的资质认定,都实行了网上办理、“不见面”办理。
——针对企业复工复产涉及到行政许可和强制性认证的问题,推出了告知承诺的办法。
企业如果具备生产条件,如果承诺在一段时间内把这些材料补齐,就当场办理生产许可证。对食品生产企业,在确保食品安全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对少数企业特别是低风险的食品生产企业,先发证后检查。还有的企业有了生产许可证,但是到了该延期的期限了,也推出可以推迟办理延期手续。
我国制造业产能有相当一部分出口国际市场,产品执行的是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按照现有的规定是不能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的衔接,挖掘这部分产能的潜力,支持外贸企业复工复产。
现在全国有一批企业纳入异常名录,就要受一些限制,包括获得政府采购,包括招投标,也影响融资。只要把该补的补上,该纠正的纠正,就进行信用修复,这样就能够直接进行正常的生产。
对疫情防控所需的药品注册申请,在确定保证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加快审评审批。对于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等医疗器械产品的注册、生产许可和检验检测等实施特别措施,合并审批流程。对于转产生产医疗器械的企业,实行应急审批,依法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企业的指导,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对有关疫情防控用的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组织“一对一”的服务,提供全程的咨询、技术上的支持和政策指导。对生产企业转产生产口罩、防护服等应急物资的,简化生产资质审批程序,合并产品注册证及生产许可证检查流程,启动加急检验测试程序。同时,也认可企业的部分自检报告,对符合许可条件的企业现场确认后,立即办理产品注册和发给生产许可证。
*截至2月24日,医用防护服日产量已达到了33万套,医用防护口罩日产量达到了84.4万个,核算检验测试试剂的产能每日能够达到170万人份,抗体检测试剂的产能每日能够达到35万人份。
对进入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程序,并且与新冠肺炎相关的防控产品,免征医疗器械注册费。对进入了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而且是对治疗和预防新冠肺炎有关的药品,也是免征药品注册费。
在疫情防控期间,对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到期的,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允许其有效期顺延至当地疫情解除。
在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能结合食品安全的风险分级管理,探索实施承诺制许可,对申请食品生产许可的新办企业和申请食品生产许可变更的企业,需要现场核查的,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低风险食品试点开展告知承诺,对合乎条件的实施“先证后查”,就是先发放许可准允生产,然后在30个工作日内再进行现场核查。
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运用“互联网+”监管,推进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发证、查询、公示等全流程的网上办理。同时还在推广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电子证书的发放。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指导和支持食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逐步扩大“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的行动效果,特别是发挥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的突出作用,探索开展“无接触交易”和配送模式的商业推广。针对疫情期间外出就餐和外出采购食品有所减少的真实的情况,鼓励线下食品企业未来的发展线上经营,补足线下经营减少的短板。鼓励电子商务平台实施更大幅度的减免优惠措施。
根据有关企业和银行的需求,实现了急收急办、快速处理,力争在1个工作日内就完成电子化登记。对于防疫应急物资相关企业等采取即刻办理、立等可取的措施,绝不能让登记程序影响到物资生产企业的贷款投放。
针对疫情防控相关企业的专利商标质押的需求和存量质押项目企业的还款能力等进行了全面的摸排,做到政策上门和服务上门,用好用足相关的政策工具,积极协调银行给予贷款或续贷。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集成贷款贴息、风险补偿、保险和补助等各项扶持政策,创新互联网、新媒体等项目对接和政策的宣传,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增信增贷的作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