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倍诺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所以食品安全很重要。
(1)购买食物时,应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商、生产日期,是否超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SC(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不购买无厂名、无厂址或无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2)打开食品包装前,或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马停止进食。
(3)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或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会危害健康。
(4)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或剩余食品。
(5)不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污秽不洁、霉变、生虫及其它含有害有毒物质的食品。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引起食物中毒。
(6)不随便食用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身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食用,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7)生吃或直接食用的瓜果,要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理洗涤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会造成农药中毒。
(8)少食用煎、炸、烤制食品及汉堡包、方便面、碳酸饮料等高脂、高盐、高糖食品,减少慢性病发生的几率。
(9)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辨别,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10)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应洗手,清除手部可能沾染的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提倡使用公筷公勺,餐具要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
(1)看包装:产品包装应严密无损,商标内容完整,品名、厂名、厂址、净重、主要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清晰可见。
(2)看色泽:产品色泽应与品名相符,若其颜色过于鲜艳,失之自然,就非常有可能是添加了过量色素所致,不要购买和食用。
(3)闻香味:产品香气应与品名相符,香气柔和,无刺鼻气味,若有异味,则表明已变质。
(4)品滋味:产品滋味应酸甜适宜,不得有苦味、涩味、酒味(酒精饮料除外)
四是: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食物冷却后再放冰箱存放,生肉类不要反复冻融,定期清理冰箱,不买、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五是: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使用安全的水,不用未经处理的水。
二是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食用瓜果前应充分清洗,建议尽量去皮后食用。
四是老年人、儿童及低免疫力人群应控制生冷食物的摄入,建议主动、及时、适量饮水。
七是高温作业人群由于大量出汗,应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并适量增加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和富含钾、维生素的果蔬摄入。
7、一日三餐要合理,饮食要有度,吃饭有规律。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
10、膨化食品如薯片、雪饼等,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类食品,不能经常食用。
11、冷饮不要贪吃,多吃冷饮会使消化道内温度骤降,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遏制胃酸分泌。
12、吃零食要有选择、适时、适量。不要在接近正餐时吃,临睡前和看电视时吃零食都不是好习惯。
13、花生、核桃等坚果类食品含较多的蛋白质、植物油、磷脂、维生素、铁锌等矿物质,有助大脑发育,增强记忆力,是较好的小零食。
15、巧克力不是营养品。巧克力热量高,但营养价值较低,吃巧克力太多有可能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影响胃口,不能多吃。
16、每天适量饮水有益健康,白开水是最好的饮用水。多喝白开水,少喝甜饮料。
17、学生每天饮水要做到多次少量,每次200毫升左右,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
18、长期大量饮用含糖饮料会造成青少年身材矮小、骨折、龋齿、肥胖的危险,别把饮料当作白开水。
19、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最重要的包含: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六大类。现代营养学把膳食纤维列为第七大营养素。
20、蔬菜可供给人体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素等,因此我们应该每天摄取蔬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