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早餐店的塑料袋安全吗?检验测试发现6批次双酚A超标,最高超50多倍!
食品安全事关百姓健康,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在慢慢地提高,对于食品包装的安全性也慢慢变得关注,早餐店、点心店里用来盛装食物的塑料袋是否安全呢?
近期,温州市消保委联合鹿城区消保委对市区部分餐饮店提供的食品接触用塑料袋作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有6家餐饮店提供的食品接触用塑料袋检出双酚A迁移量超出标准限外,其中最高超标52倍,其余项目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
本次比较试验样品由市、区两级消保委工作人员及消费者代表随机抽取的10家市区餐饮店提供,并委托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
检测项目包括总迁移量(不同模拟物)、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Pb计)、脱色实验、塑化剂(18种)迁移量、双酚A迁移量。
双酚A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它很像一种激素,会与身体的天然荷尔蒙相互混淆。一些研究把它与许多健康问题联系在一起,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多动症和孤独症,儿童肥胖,数量降低,以及其他生殖行为和发育问题。
本次食品接触用塑料袋比较试验共计抽取10个批次,监测的项目双酚A迁移量,检测结果发现有6批次结果有检出超出标准限0.001mg/kg,模拟物为10%乙醇。其中温州市鹿城区西山夏中包子店双酚A迁移量(10%乙醇)超出检出标准限最多,达到0.0052mg/kg,其余5批次也大大地超出0.001mg/kg的检出标准限,均在0.0033mg/kg至0.0044mg/kg之间。
食品接触用塑料袋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它的质量优劣和人们息息相关,尽管劣质食品接触用塑料袋不会像病菌、感染病毒那样对消费的人造成直接的伤害,但如果经常使用,将会有致癌的可能。
另外,保鲜膜尤其是PVC保鲜膜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倍受关注,不管是专业机构、食品厂家还是消费的人都心生疑虑:保鲜膜直接包装食物,在常温、冷冻、加热或微波炉使用情况下,是否会产生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此前,《消费者报道》曾对14款保鲜膜产品做测评。测评回顾请戳:《14款保鲜膜测试:多款析出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4款保鲜不成反“变质”》
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少伟对消道长表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保鲜膜材质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
而加入塑化剂(增塑剂),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塑料保鲜膜的软化性能,增加韧性使之不易破裂,并有很好的黏性和透明度。
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不同类保鲜膜可塑性为:PEPVDCPVC, 为了达到同一可塑水平, 三种膜可能所需增塑剂的剂量则正好相反。也就是说, PVC保鲜膜需添加较多的增塑剂。”
随着增塑剂工业化生产,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慢慢的变成为增塑剂的主体,如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乙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等。
但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被证实会干扰人体内分泌,影响生殖系统,引起多种疾病,欧盟化学品管理局(简称ECHA)将DBP、DEHP、BBP归为CMR(致癌、致突变、生殖毒性)物质。不过,这次消道长送检的14款PE材质的保鲜膜均未检出DBP 、DEHP两种增塑剂。
然而,日常生活中油脂类食品是保鲜膜经常接触的一大类物质,消道长建议,尽可能不可以使用保鲜膜尤其是PVC保鲜膜包裹肉食、熟食以及含油脂的食品,也不宜直接用蒸煮、加热。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