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范围的限塑路线图再进一步,新版“限塑令”将改变一次性制品的消费业态,一种被称为“不用处理就能自动消失”的可降解塑料给长期资金市场带来剧烈震动,博得了市场关注并不断升温,成为行业“新宠”。
随着新版“限塑令”对塑料制品禁止使用时限的临近,塑料制品产业将经历新一轮阵痛。
对于传统塑胶生产企业来说,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初步形成替代品生产能力,布局新的业务和研发新产品,成了最大的考验。
“随着新版‘限塑令’的出台,传统塑料的市场占有率正在慢慢地减小,竞争大,利润也微乎其微。”从事塑料制品行业20多年的王详表示,企业如果想继续生存下去,转型是必由之路,但是转型之路必定是困难重重,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不仅面临金钱上的压力,也面临技术瓶颈。
与准备充分、技术和经验实力均过硬的大企业相比,部分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的中小型企业转型起步较晚,人员设备迭代、原材料紧缺和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高等因素,导致其转型能力偏弱。据了解,2008年的“限塑令”颁布后,华北最大的塑料生产集散地河北雄县2000多家塑料袋厂有一半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与之前相比,新版“限塑令”限的塑料产品更多,影响的企业范围更广。
“大部分传统的塑料工厂还是抱有侥幸心理,希望有机会能够在政策边缘进行运营,处于观望状态,并没有着手做一些升级改良。”不少业内的人表示,由于企业转型将面临更换原材料供应商、更新生产线、培养技术工人、提高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大多数厂商态度并不坚定。
但也有不少塑料制品企业正纷纷化危机为契机,化压力为动力,逐步走上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之路。
2005年,浙江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童公司)意识到塑料吸管的局限和危害,开始着力研发可降解和可循环利用吸管产品线。到目前,通过对生产系统的改革转型,原先六个车间生产传统塑料吸管,现在仅剩一个,环保吸管占到了公司业务的60%以上。
今年新版“限塑令”出台后,双童公司开始打破26年研制吸管的惯性,进入到可降解生物材料包装领域。
双童公司总经理李二桥表示,公司可降解生物材料包装(可降解保鲜袋、产品包装袋和垃圾袋等)预计9月份投产,产能将达到5吨/日。
与此同时,在传统企业转型中出现了共享工厂模式。2016年,新迪公司董事长郑全福提出共享工厂的合作模式,即由新迪公司为下游厂商提供原材料和免租金的厂房,并与下游厂商共享订单资源,带领中小微企业一同转型升级。
郑全福表示,全降解材料必定是大势所趋。“2016年,我开始着手组建团队,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研发,推出BBM全生物降解材料。BBM具有传统塑料的机械性能,又拥有非常良好的生物完全降解特性,能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在自然堆肥的条件下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去年年底,王详了解到新迪公司提出的共享工厂概念后,便加入其中。王详说,通过抱团发展,实现快速转型,共享工厂带来了互利共赢的局面。首先,上游企业生产出来的原材料在本厂区就可消耗掉大部分,省去不少营销成本。而对下游企业来说,将工厂设在原材料的供应地,可省去物流成本。同时,企业间共享技术和订单资源,让转型之路走得更快更顺。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新版“限塑令”施行,从短期来看,对市场的影响并不大;从长远来看,塑料生产行业还是要寻求创新转型的新道路,积极开发可降解新塑料,才能求得企业的长久生存。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执行会长黄晓军表示,新版“限塑令”将有利于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对于推动行业发展并向绿色低碳模式转型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有业内专家这样认为,随着新版“限塑令”实施,最直接利好的或是可降解塑料相关生产企业,从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看,可降解塑料市场潜能巨大。
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看,目前市场上关注度比较高的可降解塑料产品主要是聚乳酸(PLA)和聚己二酸(PBAT)。
PLA是可降解材料行业中的“大哥”。可以说谁拥有了生产PLA的核心技术,谁就拥有了开启可降解材料这座“环保金矿”的“金钥匙”。
目前,PLA是应用最广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产品应用广泛,且有技术壁垒,国内企业正在从多方向突围,属行业长期优质赛道。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生物降解材料的降解率,能够达到100%。不同于一般塑料制品从石油中提炼,其大都是从玉米、甘蔗皮等非石油产品中提炼,因为拥有植物特性,能达到食用级别,成分安全,所以才能在土壤中进行降解。
“从去年开始,国内一些上市公司敏锐地‘嗅’到全生物降解材料广阔的发展前途。”业内的人表示,已经有很多家上市公司开始投入运行生产线,进行全生物降解材料,包括PBAT及PLA等的研发和生产。
PBAT是最成熟的石油基可降解材料,是最直接便利的可降解材料替代方案。现在,PBAT等全生物降解材料的技术已很成熟,产能逐步扩大。“全生物降解材料的‘池子’很大,这是一个全球化发展的朝阳产业。”业内人士说。
道恩股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王有庆在公司2019年业绩说明会上公开表示,公司看好可降解塑料的发展前途,青岛研发中心通过聚合物共混改性,已开发出PLA/PBAT合金性能可调生物可降解材料及淀粉填充完全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金联创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可降解塑料正在向大规模产业化迈进,PLA和PBAT作为目前产业化水平最高的两种降解材料,已宣布在建及拟建的项目产能均已超200万吨。在全球限塑的大环境下,面对千万吨级规模的潜在替代市场,可降解塑料行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很多人认为这个领域发展前景好,都在进入。”广东佛山某塑料原材料生产企业的负责人秦林说,最近,几家以前没有做过这方面研究的机构也在打听可降解塑料的情况,想进入这个行业。
秦林以自己多年的经验分析,在塑料制品行业,只要利润高于20%就肯定是非常好的项目,现在生物可降解领域的利润非常高,大量公司参与其中。“未来短期内,下游可能都很难拿到原材料,长久来看很可能会出现恶性竞争。”
目前而言,虽然产业化技术逐渐成熟,但几乎所有可降解材料均不具备与通用石油基塑料直接成本竞争的能力。短期看,行业需求大幅度增长带动景气上扬,率先入场者能够享受短期内的行业红利。但中长期看,以PLA为代表的可降解材料仍有相当技术壁垒,且具备巨大提效挖潜、压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空间,相关企业的长期竞争力仍将归结于依托其技术储备、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以及成本竞争优势。
可降解塑料方向研究员臧文苑也表示,尽管目前可降解材料的应用还比较有限,存在降解效果有待提升、材料本身性能有待完善等不足,但我国对于可降解塑料消费需求在逐渐增加,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必将推动其研发并扩大其应用。因此,可降解材料在未来的材料领域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第一,提高降解效果,应着重关注材料的降解助剂或添加剂研发,增加各助剂间的组合协同作用,实现降解速度和降解时间的精确可控。
第二,以天然高分子材料为原料制备可降解材料并进行适当改性,培养改良适宜降解塑料的微生物,利用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等提高生物的分解能力,实现可降解材料的零污染降解。
第三,开发复合型降解材料,致力于使用多种不同性质的原料,减少单一降解材料导致的材料性能缺陷。
第四,优化生产的基本工艺,提高加工设施的生产效率以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尽早实现可降解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形成产业链。
距离新版“限塑令”实施的首个节点(2020年底)已不到半年,目前全国多地正在跟进落实中。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可降解塑料未来将最为受益,目前已有多家资金雄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布局可降解塑料生产线,并且正处于产能快速扩张过程中。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布局相关领域,比较纯正的概念股有金丹科技、莫高股份、瑞丰高材、美联新材、金发科技、亿帆医药等。此外,道恩股份称公司已经储备了可降解塑料技术。
A股上市公司中可降解塑料相关概念股有27家,8月24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2家上涨,只有5家下跌。金丹科技以12.19%的涨幅位列第一,中粮科技、莫高股份涨停,瑞丰高材、美联新材等涨幅超5%。
据Wind数据,上述上市公司中,有多家公司股票价格早在一年前就已“起飞”。金发科技、金丹科技、亿帆医药三只股票年前至今股价涨幅在100%以上,另有扬农化工、海正药业、彤程新材三只股票涨幅在50%以上,只有齐翔腾达和*ST兆新两只个股股价较一年前有不同程度下跌。
据悉,PBAT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主要有金发科技等,可降解塑料已经实现3万吨的量产。2019年以来,金发科技生物降解塑料业务板块季度销量连续增长,全年销售量达到4.75万吨,同比增84%。其中第四季度销量1.44万吨,同比增125%。2020年第一季度销量更是达到1.56万吨,同比增长64%,销售单价达到1.82万元/吨,毛利率创下新高,达到38.43%。
公司投资者关系总监聂凯表示,今年上半年生产线绝大多数都是满产状态,目前也正处于满负荷生产。不过,目前公司可降解塑料大多销往海外市场,国内市场占比较低,可能就在20%~30%左右。
据悉,金发科技与金丹科技的PLA项目正在建设中。其中,金发科技3万吨/年PLA产能预计于2021年第四季度投产,金丹科技1万吨/年PLA产能预计于2021~2022年投产。
此外,金发科技、亿帆医药已投产PBAT项目,华峰氨纶、彤程新材、瑞丰高材、万华化学等多家公司的PBAT项目也正在规划中。
聂凯谈到金发科技目前在建6万吨PBAT生产线时表示,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预计新建产能将于2021年一二季度可投产。投产后,相信大部分产品也是出口国外。但随着国内需求的增大,公司方面也会适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国信证券认为,未来随着新版“限塑令”的推行,以及政府对塑料污染治理的格外的重视,国内市场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将迅速增长,届时金发科技在逐步扩大产能之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据统计,可降解塑料概念股中已有1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上半年业绩情况,以净利润增幅中值计算,9家业绩向好,其中道恩股份的预告净利润增幅中值最高,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亿元至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0%至680%。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习高度重视和关心竹产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2月,习在四川省考察时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月,习在致国际竹藤组织成立二十五周年志庆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贺信中指出,中国政府同国际竹藤组织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同发起“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11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计划》提出,鼓励发展竹产业循环经济,推行全竹利用产业模式,强化竹加工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强竹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鼓励各个地区组织举办“以竹代塑”进社区、进商圈、进公共机构等形式多样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印发《福建省“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福建省将以塑料制品绿色化设计和替代性应用为支撑,以塑料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为抓手,以重点区域塑料垃圾专项清理整治为手段,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主动作为,系统推进塑料制品生产、使用、回收、处置全链条治理体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印发《福建省“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福建省将以塑料制品绿色化设计和替代性应用为支撑,以塑料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为抓手,以重点区域塑料垃圾专项清理整治为手段,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主动作为,系统推进塑料制品生产、使用、回收、处置全链条治理体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第二批)》
7月29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二审通过了《山西省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2022年7月1日起实施。
近年来,为解决传统塑料污染问题,生物可降解塑料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从当前可降解塑料的国家政策背景、产品分类、市场供需走势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并就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几种典型生物可降解塑料的产品性能方面做了对比分析。
为进一步推进《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久久为功,不断推动本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制定2021年度工作要点。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和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安徽省塑料污染治理2021年工作要点,今年,安徽省将组织并且开展塑料污染治理联合专项行动。
近日,国管局办公室、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六项工作重点,包括规范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及标志、倡导推动绿色办公、逐步不再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坚决制止餐饮浪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对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作出部署,文件全文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塑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是重要的基础材料。不规范生产、使用塑料制品和回收处置塑料废弃物,会造成能源资源浪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第二批)》
记者近日从山西省太原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太原市将瞄准五大重点领域,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专项行动。
截至2020年底,全球共有87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不同措施限塑,其中15个明令禁塑。2014年、2015年的联合国环境气候大会都将塑料污染问题,尤其是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列为重要议题。2018年,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循环经济中的塑料战略》,规定到2030年欧盟市场上过半的塑料垃圾要被回收利用。截至2020年底,全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提出重点地区的电商企业要逐步不再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减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通知从持续推动电商企业节能增效、协同推进快递包装绿色供应链管理、发挥平台优势培育绿色发展生态、保障措施四方面提出了多项要求,具体如下:
合肥史上最严“限塑令”来了,年底起,合肥市建成区商场、超市、书店、外卖打包,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餐饮行业禁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星级宾馆、酒店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目前,合肥史上最严“限塑令”已基本敲定【关键词】生产▲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新版“限塑令”要求
“2020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及餐饮外卖和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今年年初,我国加强版“限塑令”对部分地区作出明确要求。临近2020年底,我国多个省市(区)在推进“限塑令”方面加快了脚步。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
为了防治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国家鼓励研发推广性能达标、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的塑料制品及替代产品。目前,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替代品主要为:可降解塑料制品、纸制品、布制品、竹制品、木制品等。我国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品目前尚处
为积极应对塑料污染,规范生产使用塑料制品和回收处置塑料废弃物,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建立完整塑料制品长效管理机制,近日,甘肃省发展改革委、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结合甘肃省实际制定并印发《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在全省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商务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商务部关于《商务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态废料对环境造成污染防治法》以及关于塑料
一纸限塑令,搅动了市场新需求。近日,国家新“限塑令”出台叠加新《固废法》开始实施,白卡纸和箱板纸双双迎来巨大的增量市场空间。受此利好,包装业的上游已经骚动起来,造纸龙头们纷纷扩军备战迎接以纸代塑的新时代。箱板纸增量高达500万吨新版限塑令提出到2022年底,重点地区的邮政快递网点先行禁
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有望达到千万吨级别市场随全球及中国限塑乃至禁塑政策逐步落地,可降解塑料市场有望打开,十倍以上空间,有望达到千万吨级别市场。1、限塑政策加速推进亚洲地区有望成为全世界生物降解塑料最大消费市场近年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制订和出台了有关法规,通过局部禁用、
被称为“史上最严限塑令”的《关于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限塑令)发布两年来成效显著,但也出现一些新问题。比如,近期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并且开展的市场调研显示,限塑令在大型连锁商超落实较好,但菜市场、集贸市场、路边小摊、外卖餐饮店、水果店等场所还在大量使用一次
在呈贡区七彩云南第壹城的一家星巴克店内,记者看到取餐柜台上放有一些纸质吸管,吸管旁有一块牌子上写着:“减少塑料吸管的使用,我们为你准备了直饮杯盖。”店员称,店内已不会再使用塑料吸管,包装袋、杯套等都是纸质的。大型连锁企业在减塑行动中反应迅速。南屏街的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店铺,都
随着“最严限塑令”的推进,相关产业链布局加快,可降解塑料行业将迎来发展新机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上市公司以及非上市公司的在建/拟建的可降解生物塑料项目众多,涉及资金超过500亿元。其中,有在建/拟建可降解生物塑料项目的上市公司包括金发科技、万华化学、金丹科技、长鸿高科、齐翔腾达等1
2020年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称为“史上最强限塑令”。《意见》规定,“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这一条规定又被业内称为“禁管令”。半年后,在《意见》基础上,2020年7月10日
五花八门的“可降解”怎么选今年1月1日起,上海开始推行“限塑令”,很多地方不再提供塑料袋、塑料餐具等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这无疑是一件有利于环境的大好事。不过,现在仍有一些商家外卖使用普通塑料袋,而且网上销售的可降解塑料袋,说法也是五花八门,比如生物可降解、氧化降解、光降解、添
2020年8月31日实施的《天津市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底,天津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建成区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2021年1月1日起,升级版“限塑令”正式上路。现如今,塑料及其制品已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所有的领域。从工农生产到衣食住行,塑料无不发挥着巨大的、无法替代的作用。“限塑令”再度升级,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1月11日,天眼查App发布《塑料行业发展报告》,用大数据揭示中国塑料行业发展情况。
可降解塑料袋涨价15%,纸制品24小时满负荷生产,上游正疯狂扩产……从今年1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等直辖市、省会城市买东西不得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一次性塑料吸管也会在全国所有饮料店消失;在地级以上城市景区吃饭,一次性塑料餐具不能“上桌”……2021年,史上最严“限塑令”开始落地!一次性塑
《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本月起正式实施。记者昨日从有关会议获悉,相关细则已基本确定,在设施建设、配备标准、源头减量、收运处理等方面有了明确规定。设施建设,新建小区配建垃圾分类设施在分类投放设施建设方面,细则规定,待开发建设的地块出让时,应将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设施的建设纳
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2021年1月1日,升级版“限塑令”、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禁令生效。此举实施效果如何?对吸管市场有何影响?生产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相较于塑料制品产量已占据全球的1/4,目前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消费量全球占比仅为4.6%,行业尚处于导入期。接近传统塑料两倍的价格仍然是阻碍可降解塑料市场化的重要的因素之一,随国家和各地相继出台限塑令,可降解塑料的渗透节奏有望加快。淀粉基塑料使用量最大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