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保鲜膜确有问题!12天前,一则关于“日韩致癌保鲜膜(PVC)大举进入中国超市”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此后,PVC保鲜膜是否有毒的争论屡现报端。昨天,12天后,国家质检总局在对44种PVC食品保鲜膜进行了专项国家监督抽查后,给出了权威的说法:PE、PVDC保鲜膜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消费者可以完全放心使用。不过,一些主要用于外包装的PVC保鲜膜含有对人体造成致癌作用的物质。
【权威发布】一些PVC保鲜膜含有致癌物质检总局此前共对44种PVC食品保鲜膜进行了专项国家监督抽查,所检样品的氯乙烯单体含量均小于1毫克/千克,全部符合国家标准以及1991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公布的要求。PE、PVDC保鲜膜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是安全的,消费者可以安心使用。抽查发现,一些大多数都用在外包装的PVC保鲜膜含有不被国家有关标准允许使用的对人体造成致癌作用的二2-乙基己基己二酸酯DEHA增塑剂,含有DEHA的保鲜膜遇上油脂或高温时超过100摄氏度,增塑剂容易释放开来,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对健康带来影响。【应对措施】食品保鲜膜将被强制检测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刘兆彬说,质检总局还将采取四项措施,加强对食品保鲜膜产品的进出口及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质检总局食品进出口安全局局长李元平表示,进出口PVC食品保鲜膜将实施批批检验,对检出含有DEHA增塑剂以及氯乙烯单体含量超标的产品一律不得进口和出口。同时,进一步对全国生产食品保鲜膜的公司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和产品质量强制性检验。对发现使用DEHA作为增塑剂生产PVC食品保鲜膜的,立即责令停止生产,就地查封,并责令停止出厂销售,召回已出厂的该产品,依法严厉处罚;情节严重的,将送司法机关依照法律来追究刑事责任。
据了解,质检总局将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禁止含有DEHA等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的,或氯乙烯单体含量超标的PVC食品保鲜膜进口、出口;禁止企业在生产PVC保鲜膜时使用DEHA;禁止企业经销含有DEHA或氯乙烯单体含量超标的PVC食品保鲜膜,禁止用PVC保鲜膜直接包装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此外,食品保鲜膜生产企业,在产品外包装上要标明产品的材质和适合使用的范围,凡是不按要求明示的,一律禁止销售。已经售出的责令企业召回。经销企业也要进行自查,未标明“不含DEHA”字样,或者未明示可以用微波炉等加热的,停止销售和使用。
目前我国关于PVC食品保鲜膜的标准有两个:1988年颁布的《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1—88,以及2003年颁布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3。这些标准都是由卫生部制定颁布的。刘兆彬透露,质检总局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对我国现行的25项食品包装材料卫生国家标准修订工作进行了安排,并将加快进度,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全部修订工作。同时,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已研究制定了食品保鲜膜中DEHA的检测的新方法,将于近期作为国家标准颁布。【北京反应】顾客开始用保险袋代替保鲜膜市质监局监督处处长白建国则说,北京市质监局目前已经全方面开展对本市保鲜膜市场的摸底调查,“但由于目前尚无国家正式标准,所以在技术检验测试方面也存在一定难度。”对于国家质检总局要制定新的国家标准,中国包装资源利用委员会副主任董金狮认为,目前PVC保鲜膜主要是参照《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而这个标准是笼统的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并非针对PVC保鲜膜的标准。“应该在标准中对氯乙烯单体含量、增塑剂的使用上的要求以及保鲜指标等加以规定。”在家乐福的一家分店,售货员和记者说,自从有关新闻媒体报道了PVC保鲜膜“有毒”的情况之后,许多顾客转而选择购买保险袋来代替保鲜膜。记者看出,大多数保鲜膜的包装上仅仅写有“原料名称”及“适宜温度”、“无毒无害”等模糊的说明,对于有无添加剂以及需要注意的几点等都没有涉及。【新闻链接】PE、PVC、PVDC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种类。PE和PVDC是安全的。PVC被广泛地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它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产品中氯乙烯单体残留量,二是工艺流程中使用的加工助剂的种类。【消费提醒】三招识别保鲜膜国家质检总局有关工作人员提醒,家庭选购安全的PE保鲜膜一般有三种方法:一“看”。产品包装上没有说明由聚乙烯PE保鲜膜制成,写着PVC或者是没有写材质的尽量别买;二“摸”。PE保鲜膜一般黏性和透明度较差,用手揉搓容易打开;三“烧”。PE保鲜膜用火点燃后,火焰呈黄色,离开火源也不会熄灭,有滴油现象,并且没有刺鼻的异味。【编后语】防线该拉得早些近年来,有关商品“致癌”风波此起彼伏,从苏丹红到PVC,每次都是由披露国外对某一产品的限制政策而引起我们的消费警觉。苏丹红事件是英国率先发布了重要的公告,雀巢奶粉被查出碘超标后仍然以“在中国并不会违反法律”为由拒不认错,至于这次的保鲜膜事件,一些发达国家因为潜在的安全风险隐患而纷纷不再使用PVC保鲜膜时,我们却忽略了相关的信息。虽然这次卫生部、质检总局的反应远较前几次事件快了许多,但人们真正需要的,不是事后诸葛亮,而是在事件发生前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我们期待,食品的这道安全防线拉得早些、再早些。信报记者革继胜